名茶学堂 茗人学堂 茶艺学堂 茶文学堂 返回主站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茶友大学堂 > 名茶学堂 > 详细
径山茶
2012年11月9日 14:9:45

茶叶简介

径山茶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名。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曾经在径山寺研究佛学,后来把茶籽带回日本,是当今很多日本茶叶的茶种。

  径山茶广泛种植在径山镇径山村,径山海拔1000米,山岭高耸,神木参天,共有霄峰、大人峰、鹏博峰、晏坐峰和御爱峰五大峰。种植土壤肥沃,气候潮湿,有绝佳的种植环境。

  鲜叶在「谷雨」前后采摘,以一芽一、二叶为标准。经过摊放杀青摊凉轻楺解块一初烘、摊凉低温烘干等程序加工制成。

茶叶的外形紧细,毫毛显露,色泽翠绿﹔茶汤呈鲜明绿色,口感清醇回甘。

茶叶历史:

径山产茶历史悠久,始栽于唐,闻名于宋。宋朝的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《文集》中说:"钱塘、径山产茶质优异"。清代《余杭县志》载:"径山寺僧采谷雨茗,用小缶贮之以馈人,开山祖法钦师曾植茶树数株,采以供佛,逾年蔓延山谷,其味鲜芳特异,即今径山茶是也";又据《续余杭县志》记载:"产茶之地,有径山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,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"

  南宋时,日本佛教高僧圣一禅师、大应禅师(即南浦绍明)渡洋来中国,在径山寺研究佛学。归国时带去径山茶籽和饮茶器皿,并把"抹茶"法及茶宴礼仪传入日本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有关部门重新研制径山茶并获得成功。1979年径山茶在浙江全省名茶评比中荣获第一名,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,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。1991年获"中国文化名茶"称号。

茶叶特性(标准)

茶叶外形细嫩有毫,色泽绿翠,香气清馥,汤色嫩绿莹亮,滋味嫩鲜。据《续余杭县志》记载:产茶之地,有径山四壁坞及里坞,出者多佳,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,径山寺僧采谷雨茗,用小缶贮之以馈人,开山祖钦师曾植茶树数株,采以供佛,逾年蔓延山谷,其味鲜芳特异,即今径山茶是也。

加工工艺:

  属烘青绿茶,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。通常制作1公斤特级或一级径山茶需采6.2万个左右鲜芽叶。以手工炒制,小锅杀青,扇风摊凉,轻揉解块,初烘摊凉,文火烘干。

径山茶在烘焙时极为讲究,分初烘和复烘。通常用竹编烘笼,垫以白纱布,把揉捻叶薄摊在白纱布上放在炭炉上烘焙。初烘也称毛火,要求薄摊勤翻,力求受热均匀,烘到含水量降至7% 9%为适度;复烘也称足火,以文火慢烘为原则,烘到含水量减至3%5%时即可起笼。径山茶要趁热用优质黄草纸包好装进石灰缸,待茶叶冷却后加盖密封,这种热处理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香味和保持优良的品质

 

冲泡方法:

径山茶属半烘炒卷曲形茶,高中档茶,适宜水温80度,有二种冲泡方法。一是上投法,即:先冲水,后放茶:二是中投法,怀中放1/2水,然后放茶,再冲1/2水。第一种方法,对保持径山茶的真色、真香、真味效果最好,但茶汁、茶味(香味、滋味)来的慢,一般要在第二杯才真正品尝到。而第二种方法,在冲泡过程中,较快地将茶汁泡出。

茶叶功效:

径山茶属于绿茶有抗衰老,抗癌症,防辐射,减肥,美容,的作用。夏日饮用径山茶有提神的作用,科学的饮用径山茶有保健的功效和作用

原产地:

径山产茶历史悠久,始栽于唐,闻名于宋,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茶道色彩,赋予了她无穷的品味。

  名山、名寺育名茶。径山是天目山的东北峰,被堆珠、大人、鹏抟、宴座、朝阳、凌霄、御爱七峰环抱,在宋代时被誉为江南五十刹之首,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。径山茶与山齐名,据记载在距今1250多年的唐代便开始植栽茶树,比西湖龙井要早好几个朝代。历代文人墨客如叶清臣、吴自牧、欧阳修、田汝成、谷应泰等对径山茶的独特品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
  名人、名泉衬名茶。径山是茶圣陆羽著经之地,据《新唐书隐逸传》记载茶圣陆羽曾在径山隐居,并在径山植茶、制茶、研茶著下传世著名《茶经》,而其用来烹茶品名次的陆羽泉则仍然为世间了无限的传奇,这些都为径山茶增添了人文内涵。

茶宴、茶道展名茶。径山茶宴是日本茶道之源,据史料记载,日本至今流行的茶道源于宋代径山寺内盛行的茶宴,由当时赴径山拜师的圣一国师圆尔辨圆传入日本,从而形成了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。

茶叶保存:

低温、干燥、避光、密闭

茶叶的鉴别与选购:

径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径山茶的优秀品质。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,色泽绿翠 ,内质有独特的板栗香且香气清香持久,滋味甘醇爽口,汤色嫩绿明亮,叶底嫩匀成朵。

 

安吉恒盛白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:15557233218 手机:18606820625 13567971718
全案策划:安信信息有限公司[安吉白茶网]